SMART AGING DESIGN 2018-2019
  • 課程簡介
  • 課程綱要
  • 師資陣容
  • 指定閱讀
  • 合作廠商
  • 歷年成果
    • 2015-2016
    • 2016-2017
    • 2017-2018

運用「人際行為量表」
輔助了解團隊的特質與人際關係 

智齡設計 康仕仲教授
博士生 林怡萱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1.什麼是人際行為量表?

人際行為量表結果是用來幫助專業人員了解受測者的人際行為的參考工具。
這份測驗主要是測量在人際互動的行為反應中,相當重要的兩種行為表現:自我肯定與攻擊行為。

量表說明
肯定量尺
反映個人是否能採取正向的態度與方法來排除妨礙目標達成的阻礙。

攻擊量尺
指的是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目的,是否慣於採用武力或強制的力量來迫使他人就範。此外,這份測驗也能讓受測者檢視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程度。

關係量尺
表現出你受測者喜不喜歡親近人群,以及是否願意與特定對象建立深度的親密關係。

剖面圖和原始分數:
學生在測驗後透過剖面圖瞭解人際行為與人際關係落點。
落點在41~59之間,表示你跟大多數人相同。
落點在60分以上,表示你比一般人更有這個行為傾向。
落點在40分以下,表示你比一般人更缺乏這個行為傾向。

圖片

施測後報告中呈現人際行為與人際關係落點說明

圖片
圖片

2.跨領域專案團隊人際行為量表成果

智齡設計2.0跨領域團隊組長與組員組成

圖片

跨領域團隊人際行為落點前測與後測

IBS人際行為量表-人際行為落點前測

IBS人際行為量表-人際行為落點後測

圖片
圖片

跨領域團隊人際關係落點前測與後測

IBS人際行為量表-人際關係落點前測

IBS人際行為量表-人際關係落點後測

圖片
圖片

​3.跨領域專案團隊第五組裕隆團隊人際行為量表前後測成果描述

第五組裕隆-嗡翁出走團隊是全體跨領域團隊中,成員變動最大的一組,8組成員最後剩下4人,但此4位他們沒有放棄,繼續在團隊裏耕耘。縱然如此,我們發現他們在人際行為量表前後測的結果,在人際的行為與關係有一些影響和變動,除此之外,訪談中成員認為自己參與課程的過程,比過去的自己更附有責任感。以下說明第五組裕隆人際行為與人人際關係落點前後測的發現:

圖片

裕隆團隊人際行為落點前後測發現

O琦、林O葶團隊成員,在肯定量尺上後測得分偏高。李X恩團隊成員攻擊指數也從偏低趨向一般人行為,透過老師的了解發現李X恩的改變在:團體中比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圖片

裕隆團隊人際關係落點前後測發現

詹X嚴團隊成員在人際關係落點中,在後測後害羞的分數和依賴量尺的得分均轉變成中等程度。而0琦團隊成員,在後測後害羞量尺偏高,0琦在後續的團隊互動中,有自己的主張,也比較特立獨行。


​4.跨領域專案團隊第七組雃博團隊人際行為量表前後測成果描述

第七組雃博-Howbang2團隊成員變動相對穩定,成員彼此互相合作,團隊氣氛充滿凝聚力。且廠商對此團隊的成果感到非常滿意,其中團隊成員中,設計背景的組長,也因此獲得機會到雃博公司實習。以下說明第七組雃博人際行為與人際關係落點前後測的發現:

圖片

雃博團隊人際行為量表前後測發現

謝0怡和胡0瑜團隊成員在肯定量尺與攻擊量尺的得分上皆有影響和變動。

圖片

雃博團隊人際關係量表前後測發現

王0婷、謝0怡、胡0瑜團隊成員在害羞與依賴量尺上,皆有影響和變動。其中王0婷團隊成員的依賴量尺,從趨中後偏低,變得比較不依賴別人,且三次的票選都被當選為組長。

圖片
圖片
圖片

5.結論

團隊的組成在人,團隊建立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透過磨合產生智慧。藉由IBS人際行為量表不僅幫助我們觀察學生在團隊中的行為表現,也讓學生在必要時瞭解自己的人際行為模式,透過學習自我反省、學習理解和傾聽,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成為更懂得協調和有彈性的團隊成員。


IBS人際行為量表:簡報下載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課程簡介
  • 課程綱要
  • 師資陣容
  • 指定閱讀
  • 合作廠商
  • 歷年成果
    • 2015-2016
    • 2016-2017
    • 2017-2018